張天愛
《武動乾坤》劇照
吳尊飾演的大反派林瑯天
張黎執導,楊洋、張天愛、吳尊、王麗坤領銜主演的東方英雄傳奇大劇《武動乾坤》已經于8月7日在東方衛視周播劇場首播。該劇改編自天蠶土豆同名小說,但是改編效果引來原著粉吐槽,編劇駕馭故事的能力受到質疑,但更多人認為,正劇導演給玄幻題材帶來了新氣象,年輕演員有進步,作品是否能成為標桿,大家意見不一。
楊洋表演用力過猛?
《武動乾坤》除了能體現導演的制作水平,也被視為可能成為演員楊洋的翻身之作。以前,楊洋被定位為“精致的花美男”,在影視作品中基本上走高冷霸道總裁的路線,被詬病“面癱臉”。這一次他在張黎的調教下,來了一個大轉折,也希望觀眾看到他的努力和提升。他在劇中飾演男主角林動,他從平凡少年蛻變成絕世英雄,憑借自身的堅韌意志,靠點滴努力百煉成鋼,經歷無數艱險、彷徨,戰勝各種奸邪淫惡。從前5集來看,林動的好戲才剛剛開場,但可以看出楊洋突破自己的強烈欲望。
首先是他這次的造型臟兮兮的。由于林動一開始是家族里不受重視的人,所以臉、發型就表現為亂和臟,服裝也著重窮和破,需要演員放下偶像包袱。隨著冒險升級和后期蛻變,他將會“胡子拉碴”,演繹出狂野、粗糲的特性。無論是他在競技中連贏五場的揚眉吐氣,抑或是和家人的溫馨互動、大氣擔當,還有面對昔日兄弟的矛盾,都讓人看出這個少年的成長。演員本身也要在表演中去掉油膩,拿出一些純真的孩子氣,才會使人更信服。
其次,情感戲是一大看點。實際上,導演張黎一直都不太擅長拍男女之間的感情戲,他也在采訪中承認過這一點。劇中,楊洋和張天愛、王麗坤之間的糾葛愛戀已經初露端倪。林動對“仙女姐姐”綾清竹一見鐘情,表現出俏皮、花癡,充滿喜感;他與應歡歡又不打不相識,成為一對歡喜冤家,這讓人十分期待他們接下來的情感走向。
當然,他的表演有用力過猛的地方。比如林動的“皮”確實是被過分夸大了,但也有人覺得這是在突出性格的前后反差。
張黎帶來新氣象?
《武動乾坤》從開拍到今天,最受業界關注的首先是導演張黎。以往他都以執導高分歷史正劇知名,《大明王朝1566》等至今都是觀眾心中的“神劇”。因此,當他轉而執導玄幻劇《武動乾坤》時,大家都表示很驚訝,認為他受不了資本的誘惑,甚至不少同行勸他“不要拍”。但他覺得,要趁自己創造力還在時,盡量多拍年輕人喜歡看的題材,因為歷史正劇在當今的市場中已經不吃香了。
張黎是攝影出身,對于畫面、構圖、場景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。據說一開始他就要求造型、置景團隊跳出常規,充分發揮想象力,做觀眾沒看過的東西。場景結合了東方和西方的元素,特效、動作等方面必須要“實在”。比如,林動初次亮相的競技場盡管看起來很原始,但圓形的造型符合中國傳統審美,又與西方魔幻有異曲同工之妙,令人印象深刻。
動作方面,導演在演員打斗時不再使用輕飄飄、純法術的特效,而選擇了拳拳到肉的肉搏以及帶法術的物理攻擊,這使得這部戲看起來更扎實,在玄幻的基礎上向武俠靠攏,呈現出不同以往玄幻劇的新氣象。此外,有觀眾認為,可以看出該劇搭建了大量實景,比如大面積的森林、荒原等都是搭建出來的,這樣讓演員在實景中表演,而不是在綠幕前純粹依靠想象去演戲,出來的感覺自然完全不同。特效方面,火蟒虎、小貂等動物很逼真,“遠勝五毛特效”,九清太虛宮等場景也沒有讓人出戲。
其他仙俠、玄幻劇多采用中國風的配音,但張黎在新劇里大膽嘗試了不同的配樂?!啊段鋭忧ぁ防锩娴匿撉偾錁?,效果也很燃。不得不佩服張黎導演的眼光和魄力,不是所有人都敢在一部玄幻武俠風的電視劇里使用西洋音樂”。有資深張黎粉絲說,他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就用過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和各種鋼琴曲做插曲。
但是一眾主演的造型和氣質引來了觀眾的不同意見。他們的造型似乎不講究美,而是注重原始和野性。比如吳尊飾演的大反派林瑯天的形象出乎意料,沒有很好發揮演員本身的帥氣;應歡歡的斜馬尾、王麗坤的披風等都被評為“氣場明顯,但美感不足”。
編劇敘事能力待提高?
有觀眾認為,這部戲在制作和表演上頗有誠意,但原著粉質疑劇情被改編得“亂七八糟”。
其實,原著是一部公路歷險式長篇小說,放在電視劇這種形式里,升級打怪的套路不可能完完整整地被還原,必須打亂進行重新架構,否則會顯得冗長、節奏慢。前5集節奏足夠快,林動一出場就接連上演只身斗猛虎、意外尋獲寶物祖符、被迫闖妖獸谷等一波三折的戲碼,層層遞進的快節奏讓人受用。
更重要的是,電視劇所呈現的應該是小說的精神內核,是對大眾形成價值觀的引導,也就是表達一種“永不言輸,觸底反彈”的價值觀,這對于當今的年輕人極有意義。就此而言,電視劇版本已經有所體現,也保留了主要的劇情、人物架構,并且提升了世界觀。作為一部大男主戲,整部小說完全圍繞男主角展開,其他人物形象單薄,但經過電視劇改編,觀眾發現幾乎每一個人物都是飽滿的、有生命力的。
但是由于小說人物關系復雜、世界觀宏大,編劇在鋪排背景、介紹人物時有些力不從心,顯得次序有些亂,非原著粉的觀眾看著比較費腦細胞。而為了降低追劇門檻,編劇又把關于符石、修煉等懸念提前透露,從而損失了一些吸引力。
娛評
口碑的關鍵在于態度
曾俊
臺網聯動、先臺后網、先網后臺等播出方式不斷出現,可以看到的是,網劇和臺劇審核標準的進一步趨同,彼此的界限標準不斷模糊。在這個時候,受到資本追逐的正劇導演紛紛轉型做IP劇、玄幻劇,同樣需要堅持做劇的高品質要求,而不是同質化、隨波逐流。
此前,這批導演轉型的質量和口碑參差不齊?!都t色》導演楊文軍操刀《九州天空城》評分僅為5分,大美瞳、深V裝的非主流審美,遭到了一眾網友的吐槽,楊冪主演的《扶搖》口碑不如人意,《逆襲之星途閃耀》評分更低,被網友冠上了套路、尷尬的頭銜。香港導演鞠覺亮執導過1983版《神雕俠侶》、2003版《天龍八部》、200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等多部高口碑金庸武俠劇,可是極低口碑和差收視的《幻城》讓他“晚節不?!?。同一個人的作品質量差距如此大,足以砸了招牌。
但有的導演卻能延續之前的好口碑,執導過《闖關東》《戰長沙》的孔笙,又接連執導了《瑯琊榜》《鬼吹燈之精絕古城》《瑯琊榜之風起長林》等現象級高口碑網劇。他用做嚴肅劇的態度創作網絡劇,同時,依循網絡劇的創作規律,采用輕松的敘事手法,與社交媒體時代、彈幕互動做了很好的呼應。
看到許多品質差的劇在網絡上形成狂歡、也不缺流量,有人會感慨觀眾審美泥沙俱下,但真正的品質劇應該獲得自己的市場。其實,正劇導演拍任何類型的電視劇都可以,重要的是能否保持本心,繼續立足于創作,而非打著創新的旗號、為了吸引觀眾的關注度,故意創作槽點四起的電視劇。
鑒于張黎的光環,觀眾還是希望他能夠把《武動乾坤》拍成玄幻劇的行業新標桿,提高此類劇的水準。但是,有時候我們無法要求過多過高,放下偏見、聚焦作品、耐心看戲、客觀評價,也是好觀眾所該有的姿態。
鏈接
張黎:沒有不好的演員,只有不好的導演
昨晚《武動乾坤》首集在優酷開播,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導演張黎表示,他從未刻意強調作品的題材,《武動乾坤》雖然有著IP的外殼,但傳遞的理念卻與張黎以往的作品相似,尤其是楊洋飾演的男主人公林動,“少年成長史同樣傳遞著與正劇一樣的價值觀。我只是選擇年輕人更習慣的方式,去講述自己想要講述的東西?!?/p>
這次拍攝也一反過去張黎劇中老年戲骨擔綱的傳統,楊洋、張天愛等青年演員成為主演,由此也引發了一些質疑。但在張黎看來,演員的年齡與演技無關,“楊洋曾經跟我說,他真的想當一個好演員,我也看到了他的努力,我覺得他具備了一個成為好演員的潛質和野心。還是那句話,沒有不好的演員,只有不好的導演?!睂τ谀贻p演員們在劇中的表現,張黎十分認可,“楊洋在成長,漸漸地把包袱放下。這孩子不太善于表達,在演戲中他從來不覺得會累會餓會渴,就是渴望表演”。